搜索结果: 1-15 共查到“知识要闻 自动机理论”相关记录41条 . 查询时间(0.39 秒)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实现光催化生物质增值与H2O2协同生产(图)
催化 有机 机理
2025/4/1
2025年3月18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能源研究部生物能源化学品研究组(DNL0603组)周旭凯研究员等在共价有机框架材料(COFs)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提出通过单线态氧(1O2)参与的COFs光诱导Achmatowicz重排反应,实现生物质增值,以及高效协同生产过氧化氢(H2O2)的新策略。

中国科学院二氧化碳电还原反应机理研究获进展(图)
二氧化碳 反应 机理 燃料
2025/3/24
2025年来,电化学二氧化碳还原反应(CO2RR)作为将二氧化碳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和燃料的绿色技术而备受关注。但是,CO2RR的效率和选择性受到传质的影响。在电极表面,二氧化碳的传质能力决定反应物的供应效率,进而影响反应性能。因此,探讨并量化质量传递对CO2RR的影响,对于优化反应条件和提高反应效率至关重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学者在石墨烯人造原子中实现轨道杂化(图)
原子 耦合 机理
2025/4/1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12374034、12141401)等资助下,北京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材料科学中心孙庆丰教授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何林教授合作,在量子材料研究领域取得进展,首次在“人造原子”中实现了轨道杂化。研究成果以“石墨烯人造原子中的轨道杂化”(Orbital hybridization in graphene-based artificial atoms)为题,于2025年...

中国科学院研究揭示分子筛酸位点可及性调控合成气转化性能机理(图)
分子 合成 机理
2025/3/24
2025年3月10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焦峰和潘秀莲,联合中国科学院院士包信和团队,在合成气直接转化研究方面取得进展。该团队揭示了分子筛酸位点可及性调控合成气转化性能的机理,为剖析分子筛传质调控机制以及设计高性能分子筛催化剂提供了新思路。

中国科学院环保型磷化铟量子点LED工作机制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图)
量子 机理 电子
2024/11/23
加快新兴显示照明LED如量子点LED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由于缺乏原位、直观的表征手段,新兴LED的内部运行机制理解尚不充分,限制了新兴LED的研发速度。2020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樊逢佳团队研发出世界首台电激发瞬态吸收(EETA)光谱仪。这一技术可以给LED“拍片子”,全方位透视LED中的载流子和电场的时间分辨、空间分布等信息,为LED的机理研究提供关键的技术支持,推动LED领域的科学探...
中国科学院太阳黑子群倾角研究获进展
分析 机理 天体物理
2024/11/23
2024年11月18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副研究员高朋鑫与青年副研究员徐景晨对黑子群倾角与下个太阳活动周特征开展了分析研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学者在基于机理和数据辅助新试剂设计合成方面取得进展(图)
机理 数据 合成
2024/11/23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22122104、22193012、21933004)等资助下,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薛小松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董佳家团队合作,在机理和数据辅助新试剂设计合成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以“模块化重氮转移反应的计算分析:反应活性预测模型与重氮转移试剂开发(Computational analysis of modular diazotransfer reactions...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在二维铁电极化的原子尺度原位操控方面取得进展(图)
原子 机理 电子显微学
2024/11/5
2024年10月11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人员在二维铁电极化态的原位透射电镜操控及二维铁电性新机理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成果以“Picometer-Level In Situ Manipulation of Ferroelectric Polarization in Van der Waals layered InSe”为题,在线发表于《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所等在斑马鱼大脑空间信息表达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图)
空间 信息 机理
2024/10/11
动物是如何表达外部环境和自身位置并利用这些信息完成空间探索,是脑科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然而,鱼类是如何表达外部环境地图并进行空间定位的机理尚不清楚。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李孟与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生物控制论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合作,使用国际领先的跟踪显微镜技术,在斑马鱼大脑中发现了与其他物种相似的空间表达与计算机理。相关研究成果以《幼年斑马鱼端脑中空间表征的群体编码》(A po...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在机理和数据驱动新试剂设计合成方面获进展(图)
机理 数据 合成
2024/9/21
在有机化学领域,新试剂和催化剂的发现往往是实验的偶然性而非理性设计。2019年,科学家在寻找新的六价硫氟交换点击化学砌块时,意外地发现氟磺酰叠氮(FSO2N3)可以作为重氮转移试剂对伯胺进行高效且高选择性的模块化重氮转移(MoDAT)反应。然而,该试剂对伯胺表现出高活性和选择性背后的原因与反应机制尚不明确。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在机理和数据驱动新试剂设计合成方面取得研究进展(图)
机理 数据 合成
2024/9/25
在有机化学领域,新试剂和催化剂的发现往往依赖于实验的偶然性,而非理性设计。比如:2019年董佳家教授和K. B. Sharpless课题组在寻找新的六价硫氟交换(SuFEx)点击化学砌块时,意外地发现氟磺酰叠氮(FSO2N3)可以作为重氮转移试剂对伯胺进行高效、高选择性的模块化重氮转移(MoDAT)反应(图a)(Dong,J.;Sharpless,K. B.,et al. Nature 2019,...

2024年8月20日,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朱学良研究组联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鄢秀敏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A polarized multicomponent foundation upholds ciliary central microtubules”。...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林所科研团队在核桃仁干燥褐变机制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
代谢 机理 过程
2024/10/20
核桃采后干燥过程对其品质具有重要影响,但目前对于核桃仁种皮褐变(External Browning, EB)背后的科学机理尚不清楚。为解决这一科学问题,亚林所科研团队采用广泛靶向和花青素靶向代谢组学方法,深入探讨核桃仁种皮在三种干燥条件下的褐变机制。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保学院吕肖良研究员团队在叶绿素荧光估算光合固碳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图)
吕肖良 系统 机理 反应
2024/12/14
2024年8月12日,水土保持科学与工程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吕肖良研究员团队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为第一单位在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和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al分别以“Improved estimation of gross primary productivity (G...